打印

经典笑话大串烧

0

经典笑话大串烧

美妙的联想
顾客:“吃了贵店的元宵,使我想起唐朝一位大诗人的名字。”
服务员:“真没想到我店的元宵竟使你产生如此美妙的联想,请问这位诗人是谁?”
顾客:“李(里)白。”

唤醒观众
导演:“您以为这个剧本如何?作曲方面有些什么设想?”
作曲:“剧情平淡,对话太多……”
导演:“老兄,就靠你音乐帮忙了,来点欢乐明快的乐曲!”
作曲:“重要的是最后必须是进行曲和女高音独唱。”
导演:“为什么?”
作曲:“不然,观众都睡着了,无法离场。”

戏剧的类别
“什么叫悲剧?”
“喜剧没人要看,便是悲剧。”
“什么叫喜剧?”
“悲剧卖不出票,就是喜剧。”
“什么叫闹剧?”
“送票给人看,人家嚷着要退场,叫闹剧。”
“什么叫正剧?”
“演了几场就寿终正寝的戏,叫正剧。”

挂招牌
小明在酒店里当伙计。一天早上,他去挂招牌,一不小心,招牌跌成了两半。店主人很生气地说:“怎么这样粗心,该死!”小明却不慌不忙地说:“主人,你快要开分店了,这是很好的预兆呀,恭喜你!”

包子的冷缩
顾客:“你们这1两的包子怎么这样小?”
售货员:“刚出锅时挺大的。”
顾客:“现在怎么小了呢?”
售货员:“难道你不懂热涨冷缩吗?”

风味小吃
顾客:“你在街头卖食品,应该加一个防尘罩。”
售货员:“用不着,我卖都是风味乡土小吃。”

奉送小荤
食客微微一笑:“我点菜时,好像没有点过苍蝇!”
侍者很镇静:“但是,这不必另外加钱的。”

最新鲜
吃客:“为什么这碗菜里都是泥?”
侍者:“这是最新鲜不过的菜,刚从泥里拔出来呢。”

口大
女客:“你们的面包小得很.一口也吞得下去的。”
店主:“这面包你一口吞得下么?恐怕不是面包小。”

新宾饭店
“这家为什么叫新宾饭店呢?”
“因为在这吃饭的都是第一次。”
“你敢这样肯定吗?”
“敢,因为在这吃过饭的人就再也不来了!”

包子的冷缩
顾客:“你们这1两的包子怎么这样小?”
售货员:“刚出锅时挺大的。”
顾客:“现在怎么小了呢?”
售货员:“你不懂热涨冷缩吗?”

稀粥
“这粥怎么这么稀啊!一点味也没有,还要2毛钱一碗,太坑人了。”
“你不知道物以稀为贵嘛!2毛钱一大碗,还便宜了你呢。”

海里新闻
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,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,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,就生气他说:“先生,你不买鱼没关系,你闻什么?”
他回答说:“我没闻,我是同鱼谈谈话。”
“你同鱼谈些什么话?”
“我问鱼,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没有。”
“鱼怎么回答你呢?”
“鱼回答我说,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,因为它出海时间很久了!”

“蜕化学”研究
在某饭馆里。
一位顾客,端着一盘水饺,转身离开售货窗口,笑嘻嘻地说:“我是很喜欢吃馄饨的!”
另一位顾客捧着一碗馄饨声明:“我顶喜欢喝面叶(面片)啦!”
顾客们听了正在发愣,其中一位机敏的顾客,郑重地解释道:“他们都是对食品蜕化学很有研究的。”

防疫针
顾客:“我点的菜,怎么还不拿来?”
侍者:“先生,请你再等一等,菜早已做好了。”
顾客:“既已经做好,为什么还要叫我等呢?”
侍者:“因为菜里有几个苍蝇,等你打了防疫针后吃。”

已经鉴定过了
顾客:“你们的食品怎么变质了?”
店主:“怎么会呢?防疫站已经鉴定过了。您不信可打电话去问防疫站。”
顾客:“喂,防疫站吗?利来小酒店的肉有味了,他们还在卖。”
防疫站:“我们昨天刚鉴定过,亲口品尝的,色、香、味俱佳,大概是您感冒了吧!”

熘肉片
一个顾客指着刚买的菜叹息道:“唉,这熘肉怎么才这么几片肉?”
另一位顾客接茬道:“肉要是不会溜,能叫熘肉片吗?”

挂招牌
包笑做的事情很滑稽,得到滑稽先生的绰号。他是在酒店里当伙计的。
一天早上,他去挂招牌,一不小心,招牌跌得成两半,主人很生气地说:“怎么这样粗心,该死!”
滑稽先生却不慌不忙地说:“主人:你快要开分店了,这是很好的预兆呀!恭喜你!”主人就笑起来了。

讨秘诀
一个人来到炸油条摊上对主人说:“呀!炸油条,一天要用多少油!?”
主人说:“哪有炸油条不用油的。”
“真浪费,怪可惜。”
“可惜,也要炸,不用油,怎能炸油条?”
“我家祖宗几代都是卖油条的,从来不用油炸。”
主人想得到他的秘诀,忙请他吃饭,殷勤地招待他。酒足饭饭之后,他低声地对主人说:“我家几代人卖油条,都是贩来卖的,所以不用油炸。”
主人一听,傻眼了。

买黄油
一个小男孩走进一家杂货店,对杂货商说:“买一斤黄油。妈妈说,要和昨天买的货完全一样。”
“啊,”杂货商高兴地说,“你妈妈对我出售的黄油还真赏识,真是太好了!”
“是的,”小男孩说:“妈妈说,这种黄油可以使那些爱来我家混饭吃的人以后不再登门哩。”

正够火侯
售货员:“你怎么把炊具搬到柜台上来了?”
厨师:“我看你的火气炒菜正够火侯!”

失踪的金鸡
一位顾客到一家大酒家吃饭,买了一盘价格4元5角的“金鸡炸竹笋”,可盘子里连一小块鸡皮也没看见。顾客很扫兴地端着菜走到经理跟前说:“同志,请借一只放大镜。”
“做什么用?”经理不解地问。
顾客回答说:“我要在竹林里寻找那只失踪的金鸡。”

不用消毒
顾客:“你们这餐具是不是总也不消毒?”
店员:“从来没装过毒品,消的什么毒!”

包子里的人
一个人在饭店里吃包子,他吃着吃着,忽然喊道:“哎呀,这包子里有人!”
顾客们一听,都围拢来看稀奇,服务员很生气,说:“你怕是疯了吧!包子里哪来的人?”
那人说:“你说包子里没人,怎么馅子里有人的头发呢?”

“卫生”的厨房
餐后,一位顾客把饭店老板叫过来。
“先生,祝贺您,您这儿的厨房很讲卫生啊!”
“多谢,先生……我尽力而为。但是,我请教,您不曾参观过我的厨房,怎么好夸这里很卫生呢?”
“哦,很简单,我刚在这儿吃的一切都有肥皂味。”

证据
妇人:“这虾,新鲜不新鲜?”
卖鱼老头:“新鲜的!你看,不是活着么?”
妇人:“但是你也活着!”

包子皮厚
顾客:“老板,你们这附近有钻井队吗?”
老板:“你问这个干啥?”
顾客:“想钻钻,看包子馅在什么地方。”

买肉
顾客:“我买9两肉。”
小贩:“9两肉不好算账,您干脆割一斤吧。”
顾客:“其实一样的,我每次要一斤,你也只给我9两。”

变味嘴巴
一个卖辣椒的小贩见一个湖南口音的人走过来,忙大叫道:“要买辣椒的赶快来,不辣不要钱!”
湖南客人买了一斤走了。这时一个上海人来买,小贩又喊了起来:“我这辣椒,一点不辣,还带甜味。”
上海客人正要买,忽见湖南人回来说:你这辣椒是甜的,我不要。”小贩辩道:“这辣椒是变味辣椒,爱辣的吃了辣,喜甜的吃了甜。”
一位过路的广东人听了,笑着说:“辣椒我不要,我要买你的变味嘴巴行么?!”
街上一阵哄笑。

卖药人与药
一个跛子在集市上高声叫卖:“来买药呀!我这里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!”
一位男子上前问道:“你的药真治百病吗?”
卖药人连忙答道:“那还用说,药到病除,请君一试。”
男子间:“跛足病能治吗?”
“能治。”
“那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药来治你的跛足呢?”

修电视
在电视修理部。
“先生,请原谅,您的电视机今天已经来不及修理了。”
“那我今天晚上怎么办呢?”
“给您两片安眠药吧!”

好收音机
您曾经对我说过,用这台收音机我可以收到所有的电台。”一个人在电器商店抱怨地说。
“怎么?您收听不到?”
“收到了,可总是同时收到。”

一举两得
顾客:“这收音机你们这已修了两次了,怎么还是老串台,您听。”
修理员:“这有什么不好,既是音乐,又是朗诵,一举两得,你就当配乐散文吧!”

外行
顾客:“这电视机修理后,画面怎么总摇晃?”
修理人员:“那你就外行了,那是在地震时拍的片子。”

买磁带
在音象带门市部。
“您能肯定这盘磁带是帕瓦罗蒂演唱的吗?但是,要知道,他根本不会德语啊!”
“是的,这我知道,但这是译制的。”


容易学
顾客:“请问,琵琶好学吗?我想买一把。”
营业员:“好学,最简单了,你一弹就响。买一把去吧!”

相机行事
儿子:“爸爸,有个顾客问我们卖的衬衫缩不缩水?”
父亲:“他挑的那件衬衫合身吗?”
儿子:“不,大了点。”
父亲:“那你告诉他,衬衫缩水。”

为何脸肿
甲看到一个商贩鼻青脸肿,挑着担子快快走过,就问乙是怎么回事。
乙说:“这是个卖桃的。他曾向顾客发誓说:“我卖的桃品种名贵,个顶个的甜。要是不甜,你们往我脸上扔。”

属于肉类
“8种副食品调价,怎么我去洗澡也涨了价呢?”
“你属于肉类。”


无神论者
顾客:“小姐,你这墙上贴着:顾客就是上帝,但你服务态度不是这样,岂不是言行不一吗?”
服务员:“那是经理贴的,我是无神论者,根本不信上帝。”

微笑服务
甲:“营业员胸前为什么佩带照片呢?”
乙:“开展微笑服务啊!”
甲:“这和佩带照片有什么关系?”
乙:“你没看那照片上的人都是微笑的吗!”

择优录取
某商店招营业员,经理亲自主考。
经理:“如果顾客要买1公斤点心,应该给他多少克?”
应聘者:“945克。”
经理:“答得好,你被录取了。”

“养伙店”
甲:“你什么职业?”
乙:“我开‘洋货店”的。”
甲:“为何不卖国货?”
乙:“我卖的并非外国货,全是国货,只因生意不好,不能赚钱,倒养几个伙计,所以叫‘养伙店’。”

一点之差
有家副食店,每到周未,总要挂出一块牌子,上写:“周未盘点,停止营业一天。”周围的居民对此极为不满。
一天,售货员把这块牌子往门外一挂,便几个人一块儿聊起大天儿。
正在这时,猛然响起了敲门声。售货员们大怒,打开门,向门外的人大吼:
“怎么,没看见牌子吗,今天休息!”
“休息?”敲门人也不甘示弱,“你看看你们挂的牌子。”
售货员向牌子一看,顿时愣住了。
原来,不知谁在牌子上改了一个标点,布告成了这样:“周未盘点停止,营业一天。”

修改
店主:“这是近来最流行的式样,倘使不适,尽可以义务修改。”
客:“对不起!请你把价目表修改一下罢!”

万里香
顾客:“怎么!这香水一点也不香?”
店员:“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叫‘万里香,吗?要隔开一万里才香呀1”

救生圈妙用
一游泳者:“贵厂生产的救生圈使我很快学会了游泳。”
厂长:“多蒙夸奖。”
游泳者:“不必谦虚。贵厂生产的救生圈一见水就撒气,我只好拼命地游,结果很快学会了游泳。”

可以退换
某塑料厂推销员,在一次全国性的订货会上,向各地来宾介绍:“本厂生产的印花薄膜雨披,经久耐用,式样新颖。”说着,他拿出一件往身上一披,突然发现这件雨披肩上破裂,只见他微微一笑,不慌不忙地继续说:“大家看见没有?像这种坏的,我们是可以退换的。”

加付电费
顾客:“怎么,这个房间要20块钱?房间条件太差,我夜里睡不着觉。为了消磨时间,我不得不起来看书。”
旅店老板:“啊,这样你不得不付5角电费!”

发型
理发师:“你要理什么样的发型?”
青年人:“要能最引人注目的发型。”
理发师:“那好!我就给你剃个光头。”

开玩笑
有一些男孩子,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,就去理发馆刮脸。有一回,一个男孩子进了理发馆,让理发师给他刮脸。理发师请他坐下,给他脸上涂了肥皂便不管了,男孩等得不耐烦了,喊道:“喂,你干吗一直让我呆在这里?”
理发师回答说:“我在等你的胡子长出来。”

找头发剪
顾客:“我理一次发,你竟收我5元钱,我头上几乎没有头发呀!收钱大多了。”
理发师:“不多,不多,我收您的钱不是因为剪头发,而是因为找头发来剪,花了我不少时间啊!”

懂得鸭语
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:“爸爸,为什么‘春江水暖鸭先知’呢?”
爸爸挠挠头说:“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?”

看头知尾
“听说你看书能一目10行?”
“何止一目10行,有的小说和剧本,看了开头就能说出它的结尾。”

稿酬不同
“编辑,你说散文诗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呢?”
“诗歌是按行付稿酬,散文诗是按字数付稿酬呀!”

也有不吃的
某作家与朋友对话。
朋友:“文人的胃口真好,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:吃苦、吃力、吃醋、吃官司、饮泣、饮恨、食言、啃书本、喝西北风、咬文、嚼字……还有什么不吃的?”
作家:“不吃软、不吃硬、不吃眼前亏。”

留到夏天
编辑:“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。”
作者:“没关系,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!”

看过了
作者:“编辑同志,我上次送您审阅的文章,您是否看过了?”
编辑:“看过了,不过,您应当把它寄到《读者文摘》编辑部去。”

妙法
甲:“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,真没有办法。”
乙:“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?”
甲:“对!”
乙:“那好,我告诉你一个妙法,再写稿的时候,千万别署地址。”

问诗
“您对诗很有研究?”
“只精通罢了。”
“有一句‘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,当什么讲?”
“就是君子喜欢踢球。”
“那么‘窈窕淑女,呢?”
“他们球艺不好,一踢球尽输给女的。”

一格一字
一青年缠着某作家,要他介绍写作的最佳方法。作家回答说:“请用方格槁纸,一格一字。”

批评家与作家
批评家:“你已经是第3次在作品里作这样的描写了,难道你不知道‘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,第三个是庸才,这一句名言吗?”
作家:“是的,您说得对,您已经第7次使用这句话了。”

三岁识字
女作家:“我真气极了!好好写成的稿子,被3岁的孩子撒破了。”
友人:“唷!3岁已经认得字了么?”

决不再版
不流行的作家:“我出的书,每第一版,必定自己留一册。”
客:“第2版就不希奇了。”

留下伏笔
“你写的那个剧漏洞太多了。”
“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笔。”
“哦?……”
“是的,如果没有这些伏笔,能让你写成那篇比原作还长的剧评么?”

出人意料
一篇电影评论文章中写道:
“这部影片的结尾真是出入意外!它正好是大家一致认为不该结束的时候结束的。”

悬念艺术
某报上连载小说的未一段耸人听闻地写道:有个男人居然生下一条牛。
在下期这篇连载小说写这一段时,却笔锋一转:原来这个人是女扮男装,她生了一个男孩,小名叫牛牛。

对待奖金和纪律
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。
甲:你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呢?
乙:这个嘛……爽直一点说吧,对奖金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,对劳动纪律我一般采用浪漫主义手法。

影评家与影迷
影评家:“请你就看过的中外影片作一番比较,不同之处在哪?”
影迷:“国产影片光明磊落,所发生的故事,前面都有暗示,像地震有前兆一样;而国外影片呢,阴谋诡计多,爱搞‘突然袭击’。”

破案片的特点
——你知道破案片的特点吗?
——曲折和惊险。
——只答对一半,应是曲折的爱情和惊险的武打。

国情不同
——外国侦探片和国产侦探片最大的区别是,外国侦探片抓坏人,只出动一两个人,而国产侦探片抓人一出动就是几十人。
——国情不同嘛,中国人多,出动的人也就多。

进化
甲:“我发现达尔文的遗传学并不灵。”
乙:“怎见得?”
甲:“你没见电影里的那些地主、资本家都很丑,而他们的小姐都非常美。”

中国人的面孔
甲:“中国人的面孔有啥特征?”
乙:“好人都是英俊的,坏蛋都是丑八怪。”
甲:“你怎么知道?”
乙:“电影里告诉我的。”

特殊照顾
甲:“听说你们陶瓷厂奖金很多。”
乙:“是的,因为近几年常有人照顾我们的生意。”
甲:“谁?”
乙:“电影界的朋友呗!你没看到,如今电影里人物一动感情就爱摔碗。”

惊险
——你知道惊险在电影中如何解释吗?
——我早研究过了,叫作“惊”在意料之中,“险”在情理之外。

一次性艺术
制片人:“请你给这部影片琢磨个片名,要触目惊心,振聋发聩,使众人一看片名,就非掏腰包不可。”
文学家:“这部片子的内容……”
制片人:“别管它!”
文学家:“观众看后大喊上当怎么办?”
制片人:“没关系,电影是一次性艺术。”

悲喜交集
“你知道观众对我最近导演的新片有何评价?”
“放映你这部大作时,电影院里真是悲喜交集!”
“没想到这样动人。”
“是啊!只要影片中的女主角痛哭流涕,观众就笑得前仰后台。”

海水为什么是咸的
爸爸:“你知道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吗?”
儿子:“知道。”
爸爸:“你说说看。”
儿子:“因为演员阿姨总爱到海边哭。”

死亡镜头
“喂!这里是电影制片厂吗?对不起,我们送一个快要死的人给你们好吗?”
“你们疯了吗?”
“不!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快要死的人还能长篇大论地讲话,甚至还能胜过健康人那样去完成任务,大概你们有一种秘方,能使人起死回生。”

动物本能
甲:“在银幕和荧屏上,谈恋爱为什么都是跑呀追呀的?”
乙:“那是导演从《动物世界》里学来的,是一般动物的本能。”

贬编剧
编剧:“你看完这部电视剧有何感想?”
观众:“太激动了!”
编剧:“过奖了!”
观众:“看过此剧真是备受鼓舞,相信我也能编它几十部电视剧。”

真实感
演员:“导演,请你给我一杯真的白兰地,没有真的酒,我很难演出逼真的感情来。”
导演:“那好,不过明天那场戏,是喝‘敌敌畏’,那么也要为你准备‘敌敌畏’吗?”

角色
男演员:“你排演这个角色时,为什么一点不悲痛?”
女演员:“因为我已经是第7次演癌症患者了。”

开幕太早
乡下老太婆,看了歌舞团开幕,就惊叫起来:“女孩子们还没穿衣服,已经开幕了。”

很名贵
观客:“这怎么是小人国的矮人?不小了,身体有5尺多高。”
剧场经理:“所以很名贵!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矮人!”

不能让祖先老落后
——真怪,700多年前的《马可·波罗》里,大夫们用的银针竟与我们今天用的一模一样。
——看了《神医扁鹊》你会更奇怪的,2000多年前的扁鹊用的也是这样的银针,不过——我倒想得通。
——哦?为什么?
——时代变了,也不能让咱们的祖先老落后啊!

下工夫
“你导演的虽然是个电视小品,下的工夫可真大。”
"从哪里看出的?”
“7分钟的电视片,摄制人员的名单就演了3分钟。”

此句只应唐代有
甲:电机连续剧《烷纱女的传说》中,西施弹奏的《思乡曲》好动人啊,连吴王夫差听后都赞叹说:“此曲只应天上有。”
乙:这句话好像是杜甫的诗句。
甲,管他呢,也许是吴王夫差读过杜甫的诗。

随机应变
  在《草船借箭》中扮演周瑜的演员有意作弄那位扮演诸葛亮的演员,看这位亮兄是否能随机应变。当“诸葛亮”按戏丈程序向“周瑜”说:“都督军务繁忙,亮不打搅了,就此告辞。”说罢,摇着羽扇欲走。“周瑜”一把拉住“诸葛亮”:“先生慢走”,然后向前上方一指:“你瞧天边有一朵黑云,不知有何凶吉,请先生指教!”
  因戏文里没有这句台词,这一问,把扮演诸葛亮的演员问愣了,连摇着的羽毛扇也停住了。他再一看“周瑜”脸色,知道是恶作剧,不由得支吾道:“这个么……“但他猛地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于是从容地摇着羽扇答道:“都督,此乃天机,不可泄露,你附耳过来。”“周瑜”只得走近“诸葛亮”,把耳朵凑过去。“诸葛亮”停住了摇羽毛扇,对着“周喻”的耳朵低声骂道:“你这该死的狗杂种,谁让你在台上胡闹,我把你……”
  “周瑜”被骂得满脸通红,但他还是面向台上观众说:“先生高见,真乃当世奇才。”

河水全冰冻啦
  某剧团的一个节目时,按剧情需要,主角必须跳进一条河中。每次当他跳下去那一会儿,负责音响效果的姑娘,就得用一盆水弄水花四溅的声音。
  可是,有一次晚上演出,这位姑娘却忘了这碴儿,结果主角“咚”的—声跳下来,却没听见水响。好一会,场子里静极了,一点声音也没有。
  最后,才听见主角从幕侧发出一声呻吟:“哎哟,我的天!河水全冰冻啦!”

特权
观众甲:“台上的唐太宗怎么戴着手表!”
观众乙:“人家是皇上,弄块表还不容易!”

欢欣的结局
甲:“听说你昨天去看话剧了。那个剧是欢欣的结局吗?”
乙:“是的,每个观众都为它能及早演完而高兴。”

想象力非凡
导演:“请您谈谈对我拍这部新片的观后感。”
观众:“我边看边浮想联翩……”
导演:“艺术是激发人们的想象力,你想什么?”
观众:“我似乎看到一个壮汉在剥洋妞儿的西装,叫她换上中山装,改名换姓……”
导演:“这是活剥洋人嘛!”
观众:“你的想象力真是非凡的惊人啊!”

那当然
一位戏剧评论家,对导演说:“先生,你的戏大嘈杂了——枪声大多。
“是的,可它是一部军事题材的戏剧。”导演反驳说。
“那当然,可是枪声会把观众吵醒的。”

迟二十年
老妇:“你们公司里,要聘用一位女主角,我特来应征。”
导演:“是的,但你来迟了。”
老妇:“我刚看广告,立刻赶来,怎么说已经来迟?”
导演:“你来迟了20年。”

戏前谢幕
我认识一个演员,他在戏没有演出之前,就到台前来向观念鞠躬谢幕。”
“他为什么这样做呢”
“以免戏演完了再去谢幕,台下就没有观众了。”

唤醒观众
导演:“您以为这个剧本如何?作曲方面有些什么设想?”
作曲:“剧情平淡,对话太多……”
导演:“老兄,就靠你音乐帮忙了,来点欢乐明快的乐曲!”
作曲:“重要的是最后必须是进行曲和女高音独唱。”
导演:“为什么?”
作曲:“不然,观众都睡着了,无法离场。”

露一手
“歌星唱歌的时候,为什么一只手戴着手套,另一只手不戴手套呢?”
“这才是真正的‘露一手’。”

“失败”的演唱
女:“我的这次演唱完全失败了。”
男:“可别这么说。你看观众不是兴高采烈,全场一片掌声吗?”
女:“我正为此而伤心呢。若是观众沉沉入睡,全场一片鼾声,那该多好啊!”
男:“天呀,你指的是哪首歌?”
女:“《摇篮曲》呗!”

智深再拔垂杨柳
  说书的说到“鲁智深倒拔垂杨柳”一节时,说“你看那花和尚,将袖子一挽,身子朝下一躬,双手像铁钳一样钳住了树干。一运气,‘呼’一声,树根带着碾盘大的土块,拔出离地面3尺高……”
  书场里有个小孩听了,瞪大眼晴问,“那花和尚的脚站在哪里?”听众顿时哄堂大笑。
  说书人面红耳赤,连忙朝大家拱拱手,说:“好好好!老鲁反正有的是力气,我让他再拔一回!”

画像
“画家先生,您能为我画一张很美的画像吗?”
“当然,小姐,您一定会认不出您自己的。”

想象力
有一个技法十分差劲的画家,还特别愿意炫耀自己的作品,但就是没有人奉承他。
一天,他想了一个主意,指着一块白布对人说:“这是一头牛在吃草。”
“草在哪儿呢?”那人问。
“给牛吃光了。”
“那牛在哪呢?”
“你不会想象呀,”画家说,“草吃光了,牛怎么还会呆在这里!”

近年古画
甲:“这幅古画,你上当了!这是还没有满50年的东西。”
乙:“只要是真的,年代短些也不要紧。”

指挥棍的作用
佳佳跟着妈妈去听音乐会。
佳佳:“妈妈,站在乐队前面的那个人,拿着一个小棍在干什么呀?”
妈妈:“乖孩子!你看见那些乐器了吗?它们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,那个人就用小棍把它们搅匀了!”

谈论艺术
某杂技团在演出。当到“高台定车”时,一观众对邻座的观众说:
“艺术是真实的,来不得半点虚假!”
当看到“大劈活人”时,邻座的观众问:“这也算艺术吗?”

谜语照片
一张照片挂在美术展览馆的正门口。
一位地质学家翻过来、倒过去看了半天,说:“太平洋板块漂移。”
天文学家说:“宇宙大爆炸,星座错位。”
一个厨子说:“像我铺子里烤糊了的芝麻烧饼。”
他老伴却说:“那花纹倒像我的屁股垫。”
过了两天,谜底挂出来了:“放大10万倍的‘香港小姐’的脸。”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7-7 23:28